喜报!樊城区法院荣获“全国平安医院建设突出集体”称号

2025-07-03 10:57
来源: 杨语瑄(屏襄门法庭)
    浏览: 5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司法部等13家单位联合发布通报,对2022—2023年度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的地区、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襄阳市樊城区法院屏襄门法庭获评“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集体”称号!

樊城区法院屏襄门法庭:医疗纠纷化解的“三维治理”实践

作为襄阳市城区侵权纠纷专业审判法庭,樊城区法院屏襄门法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关心爱护医务人员、维护良好医疗秩序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以“专业化审判+系统性治理”破题,努力开创平安医院建设工作新局面,构建起兼具司法力度与温度的解纷范式。

强化专业建设锻造医疗纠纷化解“利刃”

构建“诉前鉴定 + 医调委调解+诉中调解”三轮驱动模式,全链条开展医疗纠纷审理工作,打造医疗矛盾多元解纷机制。目前,屏襄门法庭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均已实现“鉴定前移”新模式,为调解提供专业依据,极大地提升了案件调解成功率。

同时,推行“类案专审、简案速裁、精调细判”机制,与医调委共同推进医疗解纷“专家库”建设,打造专业化解纷队伍。为实现审判实践的专业化、精细化与精准化,定期召开“法官+医疗专家”联席研讨会,邀请医疗行业专家参会,共同针对诊疗过错认定、赔偿标准等难点形成规范性指引,从根本上解决“同案不同判”的司法痛点,实现“纠纷化解——裁判标准——行业规范”的闭环管理。

自新模式推行以来,屏襄门法庭共审结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146件,其中成功调解50余起,有效化解医患矛盾,扎实推进了平安医院建设工作,为人民营造安全可靠的就医环境。

凝聚多方合力共筑纠纷联调联治“防线”

针对医疗纠纷中因鉴定标准不一、专业壁垒导致的“鉴定困局”,屏襄门法庭建立“争议焦点预判——专业意见会商——结论联合释明”的递进工作流程,积极发挥“专业法庭+专业调委会”的联调联治优势。面对复杂案件,首先由承办法官对鉴定争议焦点进行初步梳理,形成问题清单;随后依托医调委专家库,邀请行业专家组成专项研判小组,凭借专业知识对个案进行深入分析,出具权威专业意见。

针对医患双方信任缺失的现实困境,屏襄门法庭与医调委紧密配合,推行“背对背”调解策略,先由专家以通俗语言解读诊疗规范和鉴定原理,消除认知偏差;再邀请医学伦理专家开展心理干预,缓和对立情绪,引导双方理性评估诉讼风险,将专业分歧转化为可调解的权益平衡问题。通过这一机制,目前已成功促使多起因鉴定争议陷入僵局的纠纷实现“专业破冰、调解落地”,探索出一条化解医疗专业技术争议的司法新路径。

审理治理并重发挥司法建议“外溢”效应

秉持“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理念,屏襄门法庭积极构建风险提示机制,从案件中梳理医院管理漏洞,向辖区内多家医疗机构发送司法建议,直指外聘专家管理缺位、电子病历不规范、诊断证明出具随意等深层问题,提出“主体责任压实——质量安全管控——法律风险防控”的系统化改进方案。同时开展“法官进医院”常态化培训,多次对辖区内26家医疗机构开展专题法治讲座,以典型案例解析医疗行为中的法律红线,推动医疗机构从“被动应诉”向“主动合规”转变,将纠纷预防嵌入诊疗全流程,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樊城区法院将以此次表彰为契机,坚持将法治思维贯穿医疗解纷服务全链条,以专业化审判为基石,以多元协同为纽带,以源头防控为目标,将医疗纠纷化解升维为兼顾权益保障、行业规范与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让医患关系在法治轨道上走向和谐,为健康中国战略筑牢平安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