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樊城法院在依法开展审判、执行工作的同时,畅通信访渠道,完善工作机制,用足工作措施,大力开展信访问题的化解和预防工作,彻底化解省市政法委重点关注的信访“骨头案”9件,鑫方圆破产案、财富广场系列纠纷、新金桥股权纠纷等一批群访案件成功导入诉讼程序,相关人员不再上访,有力维护了辖区稳定。
一是抓好机制建设,畅通诉求反映渠道。建立信访责任制,要求所有干警保证承办案件的质量,及时答复当事人的质疑,发现差错及时纠正。坚持院领导轮流接访制度,将院领导电话号码全部对外公开,随时听取信访人诉求。坚持网络信访回复常态化,开通院长信箱、官方微信、微博,及时回复信访人的网络邮件、网帖和留言。积极开展视频接访,引导信访人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直接与最高法院、省高院的法官视频对话,尽可能减少进京、赴省上访数量。
二是抓好作风建设,做好源头预防。要求干警在与当事人的日常接触中,端正工作作风,案件依法、依程序、快速办理,判后耐心做好答疑,尽可能避免因言语或行为不当等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导致上访。对新受理的案件,由承办人做出信访风险预判,对可能信上访的及时报告,由分管院长牵头制定防控方案。对信访人反映的案件,积极面对,有错误的通过案件复查、再审等方式给予纠正,对案件承办人的存在的纪律问题严厉处分,绝不护短。
三是抓好思想疏导,促进矛盾化解。从加强思想沟通着手,主动将信访人往矛盾化解方向引导。对必须通过诉讼、复议等法定程序解决的信访问题,在接访中注意释法说理,为当事人算“时间帐”、“精力帐”、“金钱帐”,引导当事人走法定程序。一些长期上访、对法院不信任的信访人,采取为其申请公益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和社区熟人劝导相结合的方式,化解其心中的“信任壁垒”。对偏执型人格信访人,聘请心理咨询师介入,对其做出心理引导,帮助平息极端情绪,找出内心“疙瘩”,提供稳控建议,有针对性做好矛盾化解。
四是强化执行力度,解决信访人诉求。经分析发现,一部分信访人主要是因为胜诉债权得不到实现,而四处上访。对这类信访人,一方面穷尽一切执行手段,查找可执行财产,早日实现债权,案件执行情况实时反馈给信访人,让其参与执行过程,理解执行困难,放下思想偏见。如郭小新信访案、杨小青信访案、颜晓甜信访案在执行局的强力执行下,都依次得到化解。另一方面对因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债权不能实现而陷入生活困难的信访人,积极予以慰问和帮扶,联系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困难,促其息访罢诉。
五是强化打击力度,震慑无理信访人。对无理缠访信访人不让步、不迁就,对其违法行为,及早打击,形成震慑力,抹灭其不切实际的幻想。如肖永新信访案,其因不服法院判决,多次纠集亲友围堵法院大门,辱骂法官,在网络散布不实信息,逼迫法院改判。樊城法院及时予以反击,通过视频、照片等形式固定好其违法证据,及时制定打击方案,对信访人予以司法拘留十五日,给予法治教育,在法院的强大压力下,肖永新写下悔过书,表示将依法上诉,不再上访。
六是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化解合力。一些因征迁或历史政策调整引起的信访案件,单靠法院一家力量难以解决。对此类信访案件,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理解和支持,调动多方力量联合化解。比如我院审理的某公司诉市国土局土地使用权注销行政纠纷一案,该公司1997年征用郭岗村土地后,因土地权属问题与该村村民产生一系列纠纷。该公司手持土地证却不占有土地,村民在争议土地上盖了房,但办不了土地证,双方为此事多次上访。在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后,我们召集市国土局、襄州、樊城国土局、太平店镇共同参与,一起做相关当事人的工作。经多轮调解,最终多方达成协议,由国土局、太平店镇对该公司给予了经济补偿,一系列纠纷得到彻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