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解、优”三字诀:司法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2-19 09:34
来源: 高尚、刘前(审管办)
    浏览: 81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寄语,“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家权益,是贯彻支点建设意识、服务“两资三能”工程的要求,更是樊城区法院落实司法为民的工作指引。近年来,樊城区法院聚焦企业之困,关注营商之难,在能动履职上倾尽全力,在主动服务上用足巧劲,念好“快”“解”“优”三字诀,以扎实的司法实践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快”字当先 跑出服务“加速度”

6起涉企纠纷系列案件,从立案到化解仅用了一天,这是樊城区法院的解纷速度。

“法官,这是我们签订的六份合同,我们已按照约定履行了义务,但对方仅支付了部分款项,仍欠款250万余元,我要起诉,并申请财产保全,冻结某建设公司的银行账户”某建材公司负责人说道。

樊城区法院收到该批案件后,考虑到案件涉及双方均为企业,本着保护企业发展的理念,精准在系统上对案件进行涉企标识,分流至立案庭速裁团队办理。

承办法官在审查财产保全申请时,同步开展了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通过下沉企业、实地调查,了解到建设公司目前运营正常、企业信用较好,因大量外欠款无法收回而未能及时支付欠款。

“建设公司经营前景良好,应具备还款能力,也无转移企业资产等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风险,若此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能会对其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一旦建设公司发展受阻,建材公司的诉求在短期内也无法实现。”反复衡量后,承办法官决定暂缓对建设公司采取保全措施,并积极引导双方进行调解。

经耐心调解,建设公司承诺通过分期支付的方式付清全部款项,建材公司也自愿放弃了财产保全请求,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承办法官当天为双方出具调解书,6件纠纷在1日内全部化解。

时间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浪费不得,拖延不起。“生长”在襄阳中心区和老城区,紧邻民营企业集群,为更好服务企业及企业家,樊城区法院在审理上,成立速裁团队,开启“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工作模式,在执行上,成立“快执团队”,通过科学配置审执资源,优质高效办理案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速度和司法公正。

“解”字攻坚 纾困解难“出实招”

优化营商环境不止在于公平公正地作出裁判,更在于能迅速兑现合法权益,有效修复交易关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此次能达成调解,给公司渡过难关的机会,我代表公司感谢法院……”日前,樊城区法院通过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一起涉企借款合同纠纷,两家企业握手言和、再续合作。

彼时,原告公司与被告公司共同承包有工程项目,尚在合作期间内,原告公司出于合作信任向被告公司出借款项,但因被告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且目前偿债能力较弱,无法满足原告公司一次性还本付息的要求,导致双方对簿公堂。

本是昔日合作伙伴,今日对簿公堂,考虑到双方曾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对借款事实不存在争议,为节省时间和诉讼成本,维护双方商业信誉与后续合作的可能性,承办法官决定通过调解化解纠纷,从双方合作的初心、解决纠纷的目的出发,引导两家公司跳出当前纠纷的局限,着眼于公司更长远的发展。

“……我们会分期分批地将费用结清。”听到被告切实可行的履行方案,原告公司终于吃下了“定心丸”。在承办法官的耐心调解与释法说理下,两家公司的负责人权衡利弊得失,终于放下分歧,曾经的合作伙伴重归于好。

樊城区法院始终秉承着“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找准营商环境切入点,贯彻“调解优先”原则,从情、理、法的角度为企业算好法律账、经济账、名誉账,力争以最短办案周期、最低诉讼成本促成企业纠纷实质化解,为企业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体验更优的司法服务。

“分期付款既缓解了资金紧张的困难,也能让我们更好地投入生产经营。感谢法官考虑企业的实际困难,采取灵活措施,耐心调解。”在另一起涉企案件执行中被告公司感激地说。

针对涉企案件执行,樊城区法院倡导“善意执行”,落实善意文明理念,通过“活封活扣”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促使被执行企业快速回血、恢复生机,也为被执行企业清偿债务创造了条件。

“优”字提质 激发民企“新活力”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近年来经营状况如何?”“在日常运营中遇到的主要法律问题有哪些?”这是樊城区法院开展“司法服务进企业”活动,对症下药开好司法护企“良方”的一个缩影。

问需于企,靶向发力。樊城区法院充分发挥法律优势,主动靠前服务,建立了法官挂钩联系民企制度,以16个社区、园区诉讼服务站为前沿阵地延伸诉讼服务,提供“菜单式+定制化”的法律咨询、法治宣讲等内容。通过主动“送法入企”、开展司法问诊企业、面对面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司法需求,帮助企业开展法律风险评估,切实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邀请辖区企业走进法院,通过实地参观、旁听庭审等,全面了解法院工作,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和应诉能力,为企业纾困解忧。

“从合同条款内容上,提供服务的具体内容、标准、达到的效果、违约情形、解除条件等不明确,难以量化……”在樊城区网络代运营企业座谈会上,樊城区法院法官结合近两年来受理的网络代运营类案件,分析了行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企业合规经营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科技创新不断迸发出活力,与之经济相关的各类纠纷也不断出现,给区域营商环境带来挑战。樊城区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妥善审理各类新领域新模式新交易案件,积极回应新业态经济司法需求,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切实推动新业态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樊城区法院以高效、精准、温暖的司法服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区法院将进一步优化司法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效,努力打造更加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