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法官,我们最近有一个诉前调解的案子,伤者在医院治疗时导致新发骨折。现双方对于陈旧性骨折的治疗费用,医方是否应当承担产生分歧,也因为这个原因调解一直推进不下去,现在急需你们的帮助。”近日,襄阳市医调委给屏襄门法庭庭长张骞打来了“救助电话”。
这是创建枫桥式“法庭+”工作机制以来,侵权专业法庭助力专业调解组织开展工作的日常。
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跨界性、关联性、复杂性增强。为统筹各类解纷资源,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樊城区法院屏襄门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专业法庭+专业调解”新模式,结合案件类型特色,聚合多元力量,前移服务端口,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不断提升解纷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诉前。
联调化解
屏襄门法庭作为受理侵权诉讼案件的专业法庭,在“相同半径内”,联合襄阳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与襄阳市金融消费保护与纠纷调解中心,探索建立“诉前、诉中委托+调解书”新模式。在此模式下,医调委与消保委运用其专业及经验以情感人解“心结”,屏襄门法庭通过法治思维与方式以法诉理解“法结”,通过专业法庭与专业调解组织双向联动、诉调衔接,推进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形成合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
自新模式采用以来,屏襄门法庭与医调委、消保委等积极开展合作,通过专家会、联席会等开展诉前、诉中委托调解活动,已成功调解纠纷四十余起。
联动共治
为更好地抓前端、治未病,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屏襄门法庭先后走访辖区内重点保险公司、大型医院,将发现的矛盾纠纷、风险隐患进行研判分析及汇总,再根据其类型及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性普法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医疗、保险等侵权纠纷。
自开展定制化、专题化普法活动以来,屏襄门法庭联合消保委,邀请17余家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财险纠纷多元化解座谈会,助力财产保险纠纷前端化解;联合医调委,前往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安全法律法规培训,引导相关从业人员依法执业、规范行为;联合襄阳市第二十中学,开展校园侵权案件座谈会,助力维护校园安全。
联培共建
为加强调解工作的专业化、精细化与精准化,屏襄门法庭聚焦侵权类案件多发问题,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定期开展专家小组咨询会,研判分析该行业高发频发纠纷及疑难问题,为疑难、复杂的纠纷处理提供专业、快捷的参考依据。同时,开展案例评析、实训演练、现场观摩、旁听庭审等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会,助力提升调解员的专业法律素养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能力,以庭审融合调解,联培联学,迎难攻坚,强化“专业法庭+专业调解”新力量。
自开展专家小组咨询会以来,屏襄门法庭针对侵权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邀请行业专家授课、调解组织旁听庭审共10余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专业法庭与专业调解的双向奔赴。
下一步,樊城区法院屏襄门法庭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各类调解组织的职能优势和专业价值,调动“专业法庭+专业调解”联动模式效能,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深入推进诉源治理,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