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四在”新行动,“结对共治”进行时

2024-03-21 15:56
来源: 刘 前(审管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发展“枫桥经验”重要指示精神,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诉讼服务制度体系,樊城区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开展“法院+村(社区)”联调联治活动和“法院+网格”协作联动工作,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人在“网”中行

为确保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开展活动,党组书记、院长关健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靠前指挥、统筹部署,其他班子成员自觉履行一岗双责,与对应镇(街道)联络包保事宜,并指导、管理、监督法官包保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细化保障措施。全院92名法官、法官助理全部下沉村(社区)开展包保工作,密织起辐射2个乡镇、8个街道、73个村、91个社区、984个综治网格的司法服务网络,实现人民法院工作重心前移、力量下沉。

纷在“源”头防

构建分层递进、源头预防的解纷路径,通过全方位排查摸底,厘清“格”内纠纷及风险隐患,推动矛盾纠纷“格”内解决。依法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提升基层自我管理能力和法治化水平。对尚未形成纠纷但具有潜在风险的社会问题,提出法律风险防控预案,推动防范辖区存在的法律风险和治理风险。对高发多发案件、群众中反映强烈案件,实地调查、现场研究矛盾纠纷的成因及解决办法,提出针对性司法建议、工作意见,持续跟踪成效,推动落实,避免较大社会矛盾的爆发。

事在“格”里办

对排查出的辖区矛盾纠纷,积极引导当事人适用非诉方式进行诉前调解,联动区直职能部门和各解纷组织,保持与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等政法单位和矛盾纠纷调处机构常态化协作,推动凝聚解纷合力,促成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在镇街范围内解决,减少诉讼成本。对于确实需要走法律途径处理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法官专业、权威的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参与指导、提供法律咨询或实地参与化解、调解。对于进入诉讼的案件,建立“网格+送达”“网格+调解”“网格+执行”等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触及面广、熟悉当地民情的优势,有效破解执行难、送达繁等长期存在于司法工作中的痛点问题,实现网格信息共享,打通法院服务群众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治在“法”中成

在当地综治中心(政务公开栏)张贴包保法官姓名、联系电话,积极为群众咨询开辟“绿色通道”;组建线上解纷工作群,针对群众的法律困惑,随时随地有问必答;结合村(社区)管理需要,开展培训活动,指导人民调解员、网格(信息)员开展调解工作,提升基层组织矛盾纠纷化解和综合治理能力;根据法治民情,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巡回审判、法治讲堂、发布指导案例等形式传递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知识,提升基层干部群众法治观念,支持培育“法律明白人”“村居法治带头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等,形成浓厚法治氛围。

樊城区法院将以“法院+村(社区)”联调联治、“法院+网格”协作联动为抓手,以基层一线解决问题为导向,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丰富司法审判工作的“人情味”,实现司法裁判的“三个效果”有机统一,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