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刺客荆轲的专业素养分析

2018-05-16 09:05
来源: 屏襄门法庭
作者: 陈俊龙

 

“荆轲重虚死,节烈书前史(唐·贾岛《易水怀古》)”, “一自荆卿从此去,秋风千载尚萧萧(元·冯惟敏《易水》)”是历代文人墨客对战国时刺客荆轲的赞颂。荆轲刺秦王虽以失败告终,然荆轲重情重义、宁死不屈的精神,可谓虽败犹荣。本文将对“荆轲刺秦王”的经过做简单的分析,探讨荆轲作为著名刺客的专业素质。

刺杀经过

为方便陈述,现将史书记载抄录如下:

(荆轲)遂至秦……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於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史记·刺客列传之荆轲刺秦》)。

荆轲刺秦王之所以失败,除了太子丹急功近利、秦舞阳虚名难副之外,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荆轲的专业素养也有问题。分析如下:

首先,荆轲刺杀秦王时机很好。他以有心的计划暗算毫无准备的秦王,只要心思缜密,迅捷行动,成功机率极高。就拿数百年前,专诸受吴王阖闾指使鱼腹藏剑杀死吴王僚的例子来说,盗版这一计划的荆轲反应速度相比专诸似乎差很多,电光石火间竟让秦王断其袖而逃。

其次,图穷匕见失败后,荆轲的机会仍然很多。

1、因手持兵器的卫士没有秦王诏令不能上殿,殿内大臣也都慌了手脚,以至于秦王大殿上就这样上演了一场“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类似老鹰捉小鸡的闹剧(拥兵百万、荡平六国的秦始皇在自家的大殿上,被人追着到处跑)。就这样一场计划周密、投资巨大,且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政治暗杀演变成了一场街头斗殴,也算是黑色幽默了。

2 、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养尊处优的秦王不是江湖上摸爬滚打多年刺客荆轲的对手。秦王因无法拔剑,赤手空拳与手中还有一柄见血封喉匕首的荆轲搏斗,荆轲占据绝对优势,然而,在这场搏斗中他并没有占到便宜,而且在秦王绕柱子躲闪时,荆轲也没有追上秦王,这就让人很难理解了。

为了更直观,我们来做个数学题。

假设柱子直径为一米,秦王绕柱而逃,玩过类似游戏的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若是离柱子太近,闪躲的空间就很小;倘若离柱子太远,就容易失去柱子的掩护。所以我们假设秦王离柱子有一个适中的距离(相隔一米),根据计算可知,秦王躲闪路径大约是周长9.4米的圆,然而在这样的一个圆周上,手执匕首的荆轲仍没有追上秦王……显然荆轲同志的速度及灵敏度还比不上缺乏锻炼的秦王,我觉得他需要练一下马拉松,至少也要练一下短跑嘛。

致使荆轲突袭秦王的优势基本丧失殆尽,此时,秦国众臣已然反应过来,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掷荆轲,延缓了荆轲的步伐,在群臣“王负剑”的提醒下,秦王把剑背在背上,并终于拔剑出鞘(不容易啊,虽然我觉得这种拔剑姿势很怪异)。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加上武器的优势,仅一个回合就被砍断了腿,虽然受到重创,但荆轲显然没有放弃,他还有最后的机会,毕竟见血封喉的匕首还在手,如果荆轲的暗器功夫过关的话,并不是没有机会,然而现实很残酷,在距离不远的情况下,荆轲的飞刀击中了柱子,有点尴尬,看来荆轲的飞刀功夫也需要锻炼……至此荆轲已经没有机会了。

这么一看,相比秦王的高超剑术,荆轲显得还是有点弱……

其实,早在刺秦之前,荆轲曾与著名剑客盖聂、鲁句践谈论剑术,但二人对荆轲的剑术均有否定,“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於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也从侧面对荆轲的技艺做出了否定评价,暗示了刺秦的悲剧结局。

就整个刺秦过程来看,荆轲因缺乏果断、精准、迅捷、武艺以及暗器等高超的专业技能,以至于在形式有利的情况下屡屡失手。纵然他有胆识过人、舍生取义的江湖豪侠气魄,但是离一名武艺娴熟的合格刺客的标准还相差甚远,选择荆轲来执行刺秦的任务,是太子丹的目光短浅,盲目冲动,更导致了荆轲的不幸,最后以失败告终。

然而,遥想当年,燕山巍巍,易水萧萧,三千衣冠如雪;渐离击筑,壮士悲歌,一行车骑难返。荆轲慷慨悲歌、从容赴死的豪侠精神,士为知己者死的士人风范仍然打动了历代文人,也让每个中华儿女心中不禁产生景仰之情。千载之后,依然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