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护航大课堂”开讲! —樊城法院干警解锁应急救护“新技能”

2025-04-11 10:36
来源: 黄永灿(政治部)
    浏览: 59

为进一步提升法院干警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干警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及时、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及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4月11日,樊城法院会议室内,一场干货满满的应急救护培训让干警们纷纷化身“急救员”,在襄阳市红十字聚仁救援志愿服务队队长张蝶萍老师生动授课中开启生命护航特训。

4.11.png

“什么是CPR+AED?”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拿到AED该如何使用?”

培训现场,张蝶萍老师采用理论教学、情景模拟、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对应急救护的注意事项、常见急症的识别及救护方式、心肺复苏技术运用(CPR)、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处理、创伤包扎等急救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特别是针对成人心肺复苏这一关键技能,从评估环境安全,到确认患者意识、呼吸状态,再到胸外按压的正确位置、深度、频率,详细阐述了操作流程。

在了解基本理论知识后,两位助教老师依次进行了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气道梗阻急救方法的现场演示:

“首先判断患者是否丧失意识,要轻拍并呼喊患者。”

“然后,运用‘听、看、感觉’的方法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依次数1001、1002、1003……1010,发现患者无意识、无呼吸,迅速呼叫求救。”

“接着,按照01、02、03…..30的节奏进行30次胸外心脏按压,双手十指紧扣、掌根重叠、掌心翘起在胸部正中进行按压。”

“按压结束后,查看患者口中是否有异物,清理口腔、检查气道,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

“按照这个顺序,进行5个循环再重新评估一次患者呼吸、心搏是否恢复。”

助教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利用假人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干警们在认真观摩的同时仔细记录关键要点,生怕错过重要环节。

到了实操环节,现场气氛逐渐活络了起来,干警们纷纷主动要求参加心肺复苏实操,围着教学假人展开了“急救擂台赛”。

“大家注意,按压频率是100-120次/分钟,这个节奏是最接近《最炫民族风》的鼓点。”

看到操作不当时,张老师顺势进行展开教学,干警们根据张老师和助教老师的指导,默数节拍,在一次次实践中逐渐把握了心肺复苏的按压节奏。

在讲师团队手把手的指导和纠正下,干警们顺利完成了胸外按压、气道开放、人工呼吸、创伤包扎等操作,掌握了基本的心肺复苏和包扎技能。

培训结束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对大家进行了理论考试及实践操作考试,并对考试合格的人员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通过此次培训,干警们不仅深刻认识到了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还掌握了突发应急救护方法的基本操作,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下一步,樊城法院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努力提高全院干警的突发事件应对、自救互救的能力,加强法院安全隐患防范处置工作,为人民群众撑开“安全保护伞”,为法院工作加一扇“生命安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