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执行联动 | 织密联动网络 破解执行难题

2025-10-31 09:46
来源: 麻小芳(执行局)
    浏览: 599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樊城区法院紧紧围绕“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以机制创新为突破、联动协作为抓手,充分运用法治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密织执行“联动网”,推动执行工作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执行治理,凝聚合力攻坚执行难题,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联动寻踪,破解“人难找”困局

“叮,你有一条新的信息请查收。”一条协查通知信息弹出在执行干警的手机屏幕上。

根据信息反馈,长期隐匿行踪的被执行人张某,此时正在襄阳市某酒店办理入住手续。

接到线索后,执行干警迅速出发,及时将被执行人张某稳控,并督促其积极履行义务。这一精准定位、高效执行的场景,正是樊城区法院依托执行联动机制,破解“人难找”难题的生动体现。

曾经,人难找、财物难寻一直是困扰执行工作的难题,面对故意隐匿行踪,恶意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法院往往孤军奋战,效果有限。为此,樊城区法院与公安机关携手建立了“信息互通、线索互推、行动互助”的联合工作机制。通过每周定期提交线索、专人专岗对接处理、常态化沟通及动态反馈,确保了协作信息传递及时、响应迅速准确。一旦发现有效线索,公安机关将第一时间对接法院,实现对失信被执行人的精准查控。

“法院+公安”的深度联动协作与快速响应,让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无所遁形,充分展现了跨部门协同作战的执行合力。今年以来,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已拘传拘留被执行人155人次,有力破解了执行案件“找人难”问题。

协同查控,锁定“车难寻”迷局

长期以来,车辆等动产因其流动快、隐匿易的特点,常使执行工作陷入“查而难扣”的被动局面,不仅拖延了执行进程,也影响了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及时兑现。

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8月,樊城区法院与市公安局高速公路警察支队、交通警察支队联合召开执行联动工作座谈会,聚焦“车难控”的现实难题,进一步深化“法院+公安”执行联动机制,完善查控协同流程,实现了从精准定位、高效查控到快速处置的全链条无缝衔接,着力打通涉案车辆查控的“最后一公里”。

“在某路段发现了该车辆的踪迹”在陈某与周某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中,被执行人周某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立案后,法院依法查封其名下车辆,并将车辆信息提交公安部门协查。依托高效的执行联动机制,执行干警在接到线索后迅速行动,从定位到成功扣押车辆,全程用时不到30分钟。

“被动查找”到“精准控制”,此举不仅大幅提升了执行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也对被执行人形成有力震慑,促使其主动履行并积极配合。自该机制运行以来,已经成功扣押了15辆“失踪”涉案车辆,并推动了18起积案的顺利执结。

数据赋能,提升“财产处置”效能

“这很方便!没想到这么快就查询到被执行人名下房产信息,为这种速度点赞。”执行干警依托“法院+不动产”联动机制,在线完成了不动产信息查询并迅速办理了查封手续,赢得了当事人的由衷赞叹。

“数据跑路”取代“人工跑腿”,是深化执行联动改革的鲜明特色。

2023年以来,樊城区法院与襄阳市不动产登记局联合签署《不动产司法查控合作协议书》,开通了不动产登记信息网络查询专线。通过节点授权实现查询事项进驻,由专人专岗实时处理查询请求,实现执行干警“足不出院”即可查询全市范围内涉不动产信息。同时,借助“襄十随神一体化协同办理平台”,查询范围进一步扩大,真正实现从“线下人员奔波”到“线上数据跑路”的转变。

“确实很方便,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查询,案涉房产的登记信息、流转链条清晰可溯、一目了然,为后续查封、拍卖等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一位正在申请查询的执行干警由衷赞叹道。

这一机制显著提升了信息查询的效率与精准性,平均办理时间较以往大幅缩短。截至目前,樊城区法院通过‘法院+不动产’联动机制已完成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案件1000余件。

每一次精准查控、每一次快速出击、每一次高效处置,都是对“如我在执”理念的生动诠释。 接下来,樊城区法院将继续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不断扩充执行联动“朋友圈”,优化协作流程,完善共享机制,让胜诉权益的“加速”兑现,让生效判决的“有力”落地,为切实解决执行难、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