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出击跨三地 高效执结护权益​

2025-07-30 17:08
来源: 徐秋野(执行局)
    浏览: 449

从襄阳到武汉再到成都,跨越千余公里的执行轨迹上,樊城法院以“两度出击、三地奔袭”的坚持,执结了一起涉民生涉企“连环债”案件。

案件源于王某与武汉某建设有限公司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判决生效后,因被执行公司未履行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初期,法院查明被执行公司名下多个银行账户均被冻结且无存款,也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被执行公司负责人更是联系不上,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首赴武汉:突破僵局觅线索

面对困局,执行干警全面摸排被执行公司财产线索,根据公司注册地直奔武汉某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当地政务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快速调取被执行公司工商档案,理顺股权信息,精准锁定公司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并取得联系。

面谈中,被执行公司负责人坦言企业经营遇困但愿意积极履约。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执行干警没有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优先组织双方协商,最终,被执行公司负责人承诺一次性支付85万元工程款,双方达成初步协议,同时主动申报财产线索 —— 在成都某勘测公司尚有一笔工程款未结算。这一线索,让停滞的执行工作迎来转机。

再奔成都:跨省攻坚破梗阻

循着线索,执行团队启动第二次跨域行动,执行干警星夜兼程奔赴成都,直抵成都某勘测公司。面对复杂的账目往来,干警们与该公司财务人员逐笔核对未结算工程款,历时数小时厘清债权债务关系。通过释法明理,详细阐释相关法律规定与履行义务,该公司最终认可债务事实,承诺一周内将款项支付至法院账户。

三地闭环:高效兑现促双赢

一周时间,案款如期到账,85万元工程款精准发放至王某手中。

从襄阳出发,到武汉锁定关键线索,再到成都打通债务梗阻,这场跨越三地的执行行动,以跨域联动的高效实践与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既保障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避免了对企业采取强制手段造成的经营影响,生动诠释了樊城法院践行“如我在执”理念的成效,实现了权益保障与企业发展的双向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