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樊城区法院不断提升审判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以数据促管理、用管理提质效,以审判管理现代化服务保障审判执行工作现代化。上半年,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中,14项指标优于或位于参考区间,10项指标进入全市前3。
一、强化自我管理“动力源”
法官既是审判管理的对象,又是审判管理的主体。
“希望全体干警通过这次讲评会,认真学习借鉴,找差距、补短板,共同提高能动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案例讲评会强调。
4个条线,8起案例,就是具体案件自我管理“怎么想”“怎么干”的缩影。
“这起离婚纠纷积怨已深,承办法官充分剖析双方利益,在缓和矛盾、直击要害的基础上,做好判后、调后协调沟通,达到案结事了。家事调解绝不能一判了之,能动司法才能彰显温度。”
“近年来物业服务纠纷收案增幅显著,我们跳出办理看治理,基于末端案件审理,实地走访查看、多方联动会谈,就收费标准、投诉平台等方面发出综合司法建议,并收到区住建局的详细回函,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这起医疗损害纠纷由于涉及的病情药理复杂,多次鉴定被退回,我们请教了卫健委、医调委的专家小组,主动学习与做好公正审判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把争议的药物作用吃透、摸透,最终联合医调委调解成功,达到案件政治、社会、法律三个效果的统一。”
矛盾尖锐,从更新理念上自我管理;群众关心,从提升办案质效上自我管理;疑难复杂,从业务素质提升上自我管理。只有法官做好自我管理,才能把牢每一起案件的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关口。
二、啃下长期未结“硬骨头”
“你那件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案子预计什么时间可以结案?目前制约案件审理的‘堵点’是什么?”
“庭长,这是个发回重审的案件,案情疑难复杂,正准备提交专业法官会议。”
长期未结案件与临期案件的清单一经发布,各庭长主动认领、逐案督办。
“每月一次的庭务会都会要求手上有长期未结案件的法官汇报案件进展。”庭长们手中都有一本台账,记录着本庭室临期案件、长期未结案件的问题反馈和下一步计划等。
长期未结案件是影响“公正与效率”的一块“硬骨头”,关系到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为切实推进长期未结案件的清理工作,樊城区法院依托审执质效大数据管理平台,健全完善长期未结案件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审限预警,科学分解任务,集中精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案件“增量”与“存量”同步消化;坚持逐案分析原因症结,在保证案件办理质量的前提下,持续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减少长期未结案件存量,做到案件办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常举案件评查“显微镜”
专业法官会议上,各法官围绕一起中院改判案件的定性进行激烈讨论:“这个案子改判是因为当事人在二审中拿出了新证据,我认为属于无差错案件。”“二审虽然出现了新证据,但是并不是改判的直接原因,我认为应该是一般差错案件。”
樊城区法院将被发回重审、改判、指令审理、指令再审的案件均纳入“问题案件库”,通过评查人、各庭室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三级评查对案件存在的问题充分“扫描”定性,统一裁判标准与法律适用,提高全院办案质量。
2024年共评查问题案件300余件、常规案件600余件,通报案件典型问题2次、形成案件评查报告2份。
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是维护司法公正的有效保障,是强化“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的重要举措。
樊城区法院强化问题导向、狠抓审判管理,积极探索健全以问题案件评查、常规案件评查、涉企案件评查、交叉案件评查多种评查重点不同全局环绕的评查工作体系,规范评查尺度、统一评查标准,深挖案件办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薄弱环节,以评促改、以评促学、以评促干,增强办案人员的案件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全面提升审判质效。
四、用好司法数据“晴雨表”
办案质量、办案效率与办案效果是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的三个维度,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能够从多角度反映审判管理整体工作成效,为进一步提升案件质量指明方向。
每周一,最新“出炉”的审判管理动态通报已经上传至樊城区法院内网。通报样样俱全,各项数据均精确到各庭室具体承办人。
“我们庭的本季度审限内结案率标红了,根据承办人审判管理动态表,你的案子还是要抓抓紧。”每月初,大厅LED屏幕准时“上新”各庭室核心数据对比红蓝榜,让各部门有的放矢、补弱增强。
“全院一审裁判被改判率同比下降,位于参考区间内,排名全市基层法院第2。”每季度一结束,审管办干警紧锣密鼓收集数据、汇总分析、制作图表,形成审判执行数据分析报告,从多角度分析审判执行各项指标,为下一季度全院审执工作提出建议。
周通报、月统计、季分析,樊城区法院以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为导向,定期开展数据会商,紧盯关键指标,找准制约审判工作提质增效的堵点难点,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补短板、强弱项、固基础,不断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措施,着力解决审判质量、效率、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短板,把实现公正和追求效率、依法办案和服务大局更好结合起来。
五、筑牢司法责任“压舱石”
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以“阅核制”为抓手,压紧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责任,以重点案件办理为抓手,以点带面提升全院案件办理质效。
1-6月,“四类案件”监管系统已标注案件54件、采取监管措施137次。
“当前案件无监管意见。”法官进行结案操作时,系统弹出提示,需对监管意见进行线上反馈。
聚焦“四类案件”监督管理的精准实效化、公开透明化,将提请监管原因、监管指导意见、监管情况反馈等信息实时自动形成监管日志,解决监管失灵、监管空转、监管放任等问题。
“这个案子涉案人数多、标的大,合议庭、专业法官会议未形成统一一致意见,提请审委会讨论决定。”每周四,樊城区法院定期召开审判委员会。
面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法律适用,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制度的作用,一案一策,逐案过堂、集体会商、“把脉问诊”,力推重点案件的完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