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贵院提出的意见,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各所对辖区校园周边各类商户开展了专项检查行动,认真开展市场巡查和集中整治,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樊城区法院复函表达了对司法建议的充分认可。
如何持续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如何让更多主体在引导端、疏导端用力,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樊城区法院积极探索司法和社会良性衔接,从个案办理、类案分析中“溯源”提出对策,用司法建议这一“小切口”给出“答案”。
调研分析、找准对象、有的放矢
为推动涉未成年人犯罪源头防治,明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责任主体,樊城区法院对近两年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总结出涉未成年人犯罪特点、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社会治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调研分析找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中的“薄弱点”,为后续针对性提出司法建议打下坚实基础。
多方座谈、分析需求、直击痛点
司法建议是法院从法律角度看问题,而被建议单位往往在其业务范围内更具专业性,向其发送司法建议容易陷入“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为此,樊城区法院召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座谈会,樊城区团委、公安分局、教育局、文旅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妇联、米公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存在的难点、痛点,同时,区法院就拟发布的司法建议听取被建议单位意见,用实实在在的内容直戳“痛点”,采长补短。
跟踪反馈,有始有终,长效发力
今年来,樊城区法院以调研分析为基础,向樊城区妇联、公安分局、教育局、文旅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司法建议,建议各部门在职能范围内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各单位积极回函,以司法建议为切口,立足职能、多措并举,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同时,区法院持续跟踪司法建议发布效果,与被建议单位凝聚共识、化一元为多元,把法院的“一家之事”做成社会的“百家之文”,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
对“症”下“药”出实招,有“谏”有“纳”促治理。樊城区法院将继续延伸审判职能,在依法审判中探寻纠纷成因,研提更多高质量司法建议,切实发挥司法建议补治理短板、强权益保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