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金融纠纷持续增长的态势,樊城法院探索实行概括性同意诉前调解机制,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多元解纷的内生动力,为诉前化解金融纠纷按下了“加速键”。今年以来,新收金融借款合同、信用卡等金融纠纷案件同比下降25.37%,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成效初显。
现实困境,寻找破局脱困之道
金融纠纷诉讼成本较高、周期较长,而樊城区作为襄阳市的中心商务区,法院受理的金融纠纷更是量大面广,批量集中处置存在难点,相较之下司法资源较为紧张,以司法诉讼为解决金融纠纷的主路径已无法满足各金融机构的实际需求。
为了促进金融领域纠纷高效化解,樊城法院不断耕耘多元解纷“试验田”,2021年7月,与襄阳市金融消费保护与纠纷调解中心建立《银行保险业金融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战略合作协议》,推广适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打通了一条金融纠纷化解的新途径。
但长期以来,诉讼是各金融机构维护自身权益的主要手段,也是金融机构推动不良资产处置重要渠道,金融机构多是持一诉了之、一判了之的想法,这让推广新的解纷模式、促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陷入了困境。2022年、2023年,樊城法院金融纠纷案件调解成功率分别为3.75%、1.8%。
如何让金融机构改变过度依赖诉讼的惯性思维呢?
先试先行,改革加速诉前化解
在参考借鉴其他法院先进经验后,樊城法院决定探索概括性同意诉前调解机制,以简化调解前置流程、降低磋商成本,引导更多金融纠纷通过诉前调解化解。经过与辖区金融机构多次沟通并征求意见后,制作了《概括性同意诉前调解确认书》,签署该确认书的金融机构承诺无特殊情况,均同意由法院在立案前先行调解,无需再就个案征询调解意愿。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作为试点签订该确认书的两家金融机构之一,最先感受到了该机制化解信用卡纠纷的良好效果。
对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起诉的22件信用卡纠纷,法院初步审查后认定符合诉前调解条件,便依据确认书,将该批案件推送至消保中心进行诉前调解。最终,当事人就还款方案达成调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22起纠纷在诉前高效解决,为银行挽回损失37.7万元。
“一开始诉前调解工作,银行也存在内部流程上的沟通、属地人员的配备及调解流程上的疑惑等问题,但实践证明,签署《概括性同意诉前调解确认书》,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便利,客户调解量有了明显增加,诉前调解信用卡纠纷128起,涉案489.95万元,大大提高了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说道。
携手共治,拓宽金融解纷渠道
概括性同意诉前调解机制的试点成效,让其他金融机构开始转变过度依赖诉讼这一先入为主的观念,樊城法院对做好金融纠纷多元解纷工作也有了更大信心。
7月22日,在樊城法院的组织下,樊城区各大银行、市消保中心、市仲裁委、公证处召开了金融纠纷多元解纷工作推进会,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9家银行签署了《概括性同意诉前调解确认书》。
“非常感谢各家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对法院审执工作的支持,相信此次推进会能够凝聚更多共识、更大合力,在各方协调联动中,有效预防和化解金融纠纷,共同促进金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会上樊城法院院长关健表示。
《概括性同意诉前调解确认书》是樊城法院积极推进金融纠纷案件多元解纷机制改革的一个缩影。今年,该项改革也被确定为全省“构建金融纠纷案件多元化解机制”8家先行区改革试点之一。
为了让确认书辐射范围更广,樊城法院持续拓宽金融纠纷化解渠道,形成了“失联修复+诉前保全+诉前调解+仲裁+公证+司法确认”全链条多元解纷模式,打通了“预查废”工作机制,助力不良资产快速核销,实现携手共治、多元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