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法文苑 | 在新赛道遇见新自己

2025-11-10 10:46
来源: 夏鸣(审管办)
    浏览: 27

三个月前,还堆着高高卷宗的办公桌,如今已被各类报表、分析材料重新占据。从执行局到审管办,我的工作轨迹完成了一次深刻转变。

当好审判运行的“管家”

打开办案系统,屏幕上的数据表格依次呈现。手边是旧存未结案件明细,页角微卷,红笔密布着待核事项,“这件昨天已经报结了,这件今天要再问一下进展……”,区别于执行局的晨间工作——可能是办公室此起彼伏的翻卷声、接待大厅嘈杂的人声、抑或是警车引擎的轰鸣声。如今,我从与当事人面对面的“主战场”,转移到了与数据报表、调研宣传、材料撰写、通知督办等打交道的新阵地。

如果说执行工作需要的是雷厉风行,敢于亮剑的魄力,那么审管工作则更需要沉心静气、精雕细琢的严谨。当审限预警提醒帮助法官避免程序疏漏时,当被反复校对的质效分析报告转化为一项项具体的工作部署时,当一本本营商环境迎检材料被整理成册时,我深刻体会到,审管工作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守护”。一线法官与执行干警是冲锋在前的“战斗员”,审管部门则是保障系统顺畅运行的“调度员”,岗位虽有分工,目标却始终一致。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深化改革的报告今天要报送,收集整理好了吗?”“尽快统计一下代表委员联络的工作情况。”“一张网建设今天要完成270条核验任务……”,在审管办除了常规工作,临时性、紧急性的事务也频繁穿插。来自政研室、司法局、宣传部等部门的通知,常常打乱原有的工作节奏,需要利用周末、假期的时间梳理材料、核对数据、撰写报告。

相较而言,执行工作更容易提前谋划、稳步推进。之前,我习惯于将所有的案件统计分类,标注执行进展并提前安排下一步工作,而审管办完全改变了我之前熟悉的工作模式,起初,这种工作节奏的变化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逐渐地,我学会如何平衡常规工作与临时任务的关系,能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工作效率。

与数据打交道,心中更有数

“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曾经,这些指标我只需要关注自己或者组内的数据,无论是查找财产线索、采取强制措施,还是接待当事人、制作法律文书,也都是为了个案执结而服务。

现在面对全院十几项审判管理指标,才真正开始学会从被动接受数据到主动分析数据变化背后的成因。审管办虽不直接参与个案审理、处理矛盾纠纷,但却关系着全院审执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从跟踪每一个案件的流程节点,到分析各庭室的审判运行态势;从发现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短板,到提出系统性的优化建议;从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到报送典型案例。这种从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转换,让我对法院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从执行局到审管办,变的是岗位与视角,不变的是作为法院人的初心与使命。我将带着这份新的理解与收获,在新岗位上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