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樊城区法院立足审判职能,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从“力度、广度、深度”三向发力,打好普法工作组合拳,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个案精准普法,有力度
普法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信仰法律,而公正司法则是取信于民的关键一环。
“小力,年龄小不是犯罪的借口,无知也不是脱罪的理由。你已经年满14周岁,按照法律规定,对自己的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希望今后你可以好好接受改造,早日回归正途。”
“小力妈妈,现在家庭教育已经由‘家法’上升为 ‘国法’了。作为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多跟他沟通交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积极向上……”
樊城区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内,一场强奸罪案件刚刚结束庭审,法官严厉训诫、教育了年仅15周岁的被告人小力,并向其母亲发出了《家庭教育令》,责令其严格履行家庭教育和监护职责。
可以说,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当事人及其近亲属,是普法工作的刚需群体。针对这一群体,樊城区法院始终坚持做到在依法办案的同时,充分释法明理,努力让当事人更加相信、更加尊重司法行为,从而更加愿意接受司法裁判的结果和理由。
旁听席上整整齐齐坐满了某企业员工,他们正在观摩一起刑事案件的庭审。法庭上的被告人,曾经是他们的同事,却因为在从事采购工作中数次虚报价格“捞回扣”而被指控犯侵占罪。看到昔日熟悉的同事站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听到他声泪俱下的忏悔,旁听席上一片肃穆,此刻,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职务犯罪的严重危害,深受触动和警醒。
把庭审作为法律宣讲的第一现场,樊城区法院就是这样,以典型案例释法明纪,“寓教于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发挥以案示警、以案明纪的作用,不断扩大个案的法律效果。
分类以案普法,增广度
位于中心城区,樊城区法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的案例丰富、鲜活而且“接地气”。
“小明在学校因为个子不高一直被同学们嘲笑,并给他起了很多外号,大家认为这种行为对吗?”
“不对,同学之间不可以相互嘲笑!”
“大家的嘲笑会让小明很伤心的……”
大庆路小学阶梯教室里,正在开展普法宣讲的法官被同学们紧紧包围着。
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樊城区法院家事法庭通过模拟法庭、法治课堂等形式开展普法活动,生动鲜活的案例,法官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难题有了答案,一颗颗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这个案例我知道,我老伴就是这样受骗的!”社区内,居民们一边认真阅读法院干警发放的宣传手册,一边三五成群讨论着他们经历过或是听说过的受骗往事。
为推进辖区法治建设,樊城区法院走进松鹤路社区开展“‘典’亮新时代,建设好家风”主题活动;深入定中门街道,给辖区妇女群众送去暖心的妇女权益保障宣传讲座;还为军工社区的老年人讲解老年人权益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集资诈骗的方法和技巧……法官们生动的举例、接地气的语言,使老百姓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增强了辨别是非的意识和能力,法官们赠送的法律书籍、宣传手册也被他们当作了“护身法宝”。
针对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樊城区法院分层分类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扩大普法受众面,同时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打造了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品质”的普法平台,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分析典型案例、讲解法律规定、阐明法律意义,不断拓展普法广度,让法治深入人心,让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氤氲校园、社区、企业。
聚焦定向普法,有深度
新时代新社会,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
这已经不知道是樊城区法院第几次收到来自基层组织的“订单”了。了解到回龙寺社区交通事故频发,樊城区法院根据“订单”需求,来到回龙寺社区开展巡回审判。社区居民纷纷赶来旁听,他们通过近距离观摩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的审理流程,增强了对交通安全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强化了遵章守纪的意识,也懂得了自己的权利范围和维权途径。
催人泪下的赡养纠纷、“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群众的法律困惑在哪里,巡回法庭就开到哪里,释法普法就来到哪里。樊城区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构建“司法审判+‘订单式’”普法模式,通过一件件真实鲜活的案例、一句句深入浅出的分析、一遍遍语重心长的讲解,聚焦定向普法,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涵养文明新风、营造良好家风增添法治力量。
在走访湖北新华欣保险销售公司时,了解到企业经常面临交通事故处理的难题,樊城区法院立即会同襄阳市金融消费保护与纠纷调解中心协商研究如何进一步推进保险纠纷源头化解,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经过多方努力,“保险纠纷法官工作室”和“保险纠纷调解工作室”应需而生,并成功在新华欣公司揭牌。
为了找准法院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着力点,进一步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樊城区法院立足“降本增效”,常态化走访企业开展调研和普法宣传,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深度挖掘涉企典型案例,先进经验,积极向商会、民营企业推送,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防范风险,通过定向普法推动形成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让普法更接地气
让群众受到法律的浸润和感染
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
不断推动社会持续向好发展!